1. 首页
  2. 事业单位
  3. >

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办法,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办法条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办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办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事业单位停职停薪可以停多久?

停职留薪是上个世纪对于国有企业在管理过程当中采用的一种方式,现在这种方式早已经被停用了,也就是说在事业单位里不可能实现停职停薪,如果你确实不能正常工作那么可以考虑休病假或者请事假,但是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长,如果时间再长的话,那就只能辞职了。

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办法,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办法条例

2000年以前事业单位干部依照什么政策管理?

2000年,对事业单位来说,除了是跨世纪的元年,同样也是带来巨大变革的一年。那一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原人事部发布了《关于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加大。两年后,也就是2002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我国事业单位开始尝试聘用制,并签订聘用合同。

随后的2006年,原人事部正式出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事业单位正式从身份管理模式变为岗位管理模式。随着2014年《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和2015年开始实施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两项政策法规的出台,事业单位人员和干部管理逐步规范并步入正轨。

梳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轨迹,我们可以发现,事业单位干部管理基本上是在2000年以后逐步规范,并构筑起立体式的管理模式。换而言之,在2000年前,事业单位的干部管理基本上参照公务员管理方式进行,实行身份管理,管理的方向和重点更侧重于编制和考核,诸如1986年原人事部发布《关于加强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几项规定的同志》,1995年出台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就是例证。

总的来看,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管理后,在管理方式更人性化,也更规范化,相对原来的身份管理模式,更加凸显了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但即便如此,事业单位的身份特征,或多或少还存在。这点在工勤人员到干部的身份置换以及单位调动时体现尤为明显。

我是小公,专注公务员考试、任用、提拔等体制类问答,感兴趣或有疑问咨询的,可以关注私信我,我将提供全方位的权威解答

如果事业编改革,管理岗怎么办?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影响最大的就是管理岗位。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事业单位改革,目的是大幅精简事业机构,压缩事业编制,节省政府运营成本。

以辽宁省为例:辽宁省2018年7月底已经基本完成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工作。省直、市直事业单位机构精简50%以上,县区事业机构精简90%以上,编制压缩25-30%。机构整合之后,领导职数设置按照3-7名核定:人员编制在50名以下的,核定单位领导职数3名左右;人员编制在51-200名的,核定4名左右;人员编制在201-500名的,核定5名左右;人员编制在501-1000名的,核定6名左右;人员编制在1001名以上的,核定7名左右。

已经颁布的国家部委“三定方案”,领导职数就是按照这个标准设置的,一般都是一正四副,5名领导职数。管理类事业单位就是按此设置,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参照这个比例,设置管理岗位个数。

按照辽宁省改革原则,省市精简50%以上的机构,相应就要减少相关的管理岗位和领导职数;县区级精简90%的机构,随之减少的管理岗位和领导职数更多。这些精简下来的管理岗位和领导职数,原来的管理人员和领导有三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是调整到其他有空缺岗位或者职数的单位,职务待遇都不受影响,问题是都在精简,这类空缺岗位太少,能调整的余地不大。第二种是转任非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不能超过领导职务的50%,数额也非常有限。第三种是保留现有待遇,遇空缺递补,现有岗位和职数这么少,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精简下来的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不能消化,可供新提拔任用的管理岗位和领导职数就非常有限,短时期内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晋升影响极大。

同样的,专业技术岗位中的中、高级以上职称,也会受到类似的数额限制。不过,由于各省都在推行新的职称评审方案,职称评审条件宽松,相对来说,影响不像管理岗位和领导职数这么明显。

目前,中央省市县四级党政机构已经完成,机构挂牌领导就位后,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按照三定方案理顺机构,逐步完成人员的转隶分流。随着党政机构改革的完成,事业单位也将拉开改革的大幕,为2020年底前完成全面改革做铺垫。

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事业单位大规模撤并整合已是大势所趋,保守估计机构和编制将压缩20%以上,部分地区或达到50%,而像辽宁等个别省甚至到了90%。事业单位机构的压缩,对管理、专技和工勤三种事业岗位人员来说,冲击最大的无疑是管理岗。

在以专业技术服务为主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管理岗职数原则上不能超过1/3;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不超过2/3。总体上,在事业单位管理岗占比本身偏低。本轮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将大范围撤并整合,小的撤,职能相近的并,职能关联的合,事业单位数量将大幅减少,势必带来岗位的压缩,尤其是领导岗位。根据部分地区出台的方案,事业单位内设科室,人员低于三人的,原则上要求撤销;在五到七人的,只设一名正职和副职;多于十人的,设一名正职和两名副职。过去,事业单位很多内设科室,哪怕是三五个人,也要设一正两副甚至三副,由此形成“官多兵少”的局面,改革后,这种情况将大大减少。

没有那么多位子,很多人就要从领导岗位上下来。对于这部分人,一般会釆取三种方式安置:一是调整任职,单位归并或撤销,部分领导根据岗位需要调整到其他岗位任职;二是退二线,没有岗位安置,保留待遇退出岗位;三是提前退休,事业单位目前没有提前退休政策,但在机构改革过程中,为了消化超编、超职数、超岗人员,允许部分工龄满三十年或满二十年距离退休不足五年的提前退休。

总的来说,受岗位职数限制,事业单位管理岗人员在改革前和改革后都比较“吃亏”,要改变这一局面,只能寄望像公务员那样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人社部召开的新闻会议上,相关发言人表示,在事业单位的3000多万人中,教育和医疗系统的人数占了大头,教育系统的人数约占了一半左右。由于参编人数众多,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很多岗位不能人尽其才,所以国家财政要开源节流,精编减编。

还有一种岗位也要进行编制的改革,这个岗位就是“工勤岗”。“工勤岗”里面,也是分为编内和编外的岗位,但是目前很多岗位已经外包出去了,其目的也一样,精简资源。

事业单位改转企业

部分事业单位因其职能消失或严重弱化,或资产规模较小,或无固定资产,以及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或者转制后难以正常运转的经营类事业单位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需要,采取国有独资、混合所有制、私营等多种形式转企改制。

公车改革在2018提前完成

2017年12月12日,湖北省在事业单位公车改革部署工作会上指出:湖北省将开始实行公车改革,改革先从省直事业单位开始,其他单位仿照省直单位办法进行改革,全省改革预计在2018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公车改革迈出关键性一布,为其他各省进行公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目前改革正在有序推进,这对于改善政事不分、政事人事管理部分、政事产权不分具有积极的作用,那么在全国范围的铺设也是可以预见的。只是,任何改革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步步为营。

事业单位改革,管理岗怎么办?众所周知事业单位管理岗类似于公务员岗位,主抓行政工作只有行政级别上去以后,工资待遇才会提升,但是受制于岗位职数限制,好多人员一直是管理岗九级。

事业单位改革和机构改革同时进行,改革中明确提出削减事业单位管理岗岗位,特别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等专业技术较强的事业单位管理岗设置不得超过整个编制总数的30%,不少事业单位管理岗严重超编,人员面临转岗或调整单位。

至于网传的事业单位管理岗职级并行好像又没有音信了,从事业单位改革去两头(行政类事业单位和经营类事业单位),留中间(公益类事业单位),还原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来看,管理岗地位会进一步下降,广大事业单位管理岗干部要有心理准备!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祝你好运!

按照事业单位改革总体框架,具有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部门的事业单位改革,将管理和执法职能划归相关的行政机关,属于参公身份的人员一般直接划转到公务员岗位,科级以上具有全日制大学学历的领导干部也可能调任到公务员岗位。其余的人员一般划转到公益类岗位。但实际情况是,在机构编制超员满编的情况下,不会有太大的动作,一般职能进行一些调整,人员自然消化,不会改变你身份的根本属性,更不会损害你的利益。过几年又怎么改再另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办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办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