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事业单位
  3. >

事业单位工龄计算,事业单位工龄计算的最新规定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事业单位工龄计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事业单位工龄计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事业单位的工龄是如何确认的?

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事业单位工龄计算,事业单位工龄计算的最新规定

1. 原始档案核实:单位人事部门会核实员工的入职时间和离职时间,以确保工龄的准确性。

2. 人事系统记录:单位会有专门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员工的进退情况和工龄信息。员工的工龄一般会在这个系统中进行统计和管理。

3. 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证明:单位可以通过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证明来确认员工的工龄。

4. 社保缴纳记录:员工的社保缴纳记录也是确认工龄的依据之一。单位可以通过查询员工的社保缴纳记录来核实其工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单位可能会有不同的工龄计算规定,比如有些单位可能会将实习期也计入工龄,而有些单位则不会。员工在离职时,可以与人事部门核实工龄情况,确保工龄的准确性。

事业单位工龄认定材料:

 1、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审核同意并盖章(注明联系电话、手机号); 

2、工龄认定审批表(研究同意后填报); 3、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携带原件核对); 

4、招工录用手续复印件一份(需用人单位加盖公章); 

5、工资册、劳动合同(人事代理合同)复印件各一份(需用人单位加盖公章);

 6、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档案(由社保中心出具),

 7、其他佐证材料。

事业单位的工龄一般是根据员工入职日期开始计算的。入职时会签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合同中会注明入职日期。

工龄的确认通常以入职日期为基准,计算员工在该单位工作的年限。

在员工离职时,单位会根据工龄的长短来确定离职员工的福利待遇,如年假、退休金等。

有些单位还会根据工龄长短来评定员工的晋升和职称评定。

工龄的确认是根据合同和单位的规定进行的,一般需要提供相关的入职证明和劳动合同等文件作为证据。

可以从单位发放工资的记录来进行认定。发放工资的记录可以明确知道劳动者的工作年限,甚至工作天数;

可以根据参加工作时间,以最初缴纳社保人社局记录进行认定。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

事业单位工作年限如何计算?

事业单位的工龄计算,是需要看考入者以前的身份以及工作情况而定的,以下是详细的说明:

1、若是应届生考入事业单位,则工龄为零。包括专科应届生,本科应届生,研究生和博士。

2、若是原来的国有企业或者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又重新考了事业单位的话,则其在国有企业或者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里的工龄算在事业单位工龄上。

3、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人员,在工作期间,如果与企业签了合同,并缴纳了社会基本的养老保险一类的,则在考上了事业单位后,其工龄是从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的那年开始计算。例如,2010年开始在私企交养老保险,2012年考入了事业单位,则工龄就已经是两年了。

4、原被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的编制外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单位与本人签订了书面劳动(聘用)合同,并为其缴纳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录(聘)用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正式工作人员后,其缴费年限与正式录(聘)用后的工龄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5、不满足以上条件的人,则考入到事业单位的工龄是与应届毕业生一样的工龄计算。

扩展资料

工龄的计算原则

职工发生以下情况,其前后工龄连续计算:

1、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安排下岗者,调动、下岗(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2、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以及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3、因企业停工歇业或者破产,职工经企业管理机关调派到其他企业工作者,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4、企业经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原有职工仍留企业工作者,其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5、职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连续计算为本企业工龄;超过6个月病愈后,仍回原企业工作者,除超过6个月的期间不算工龄以外,其前后工龄应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6、因工负伤或者职业病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应全部计算为连续工龄;

7、转入企业工作前的专门从事革命工作的工作年限和革命军人的军龄,均作连续工龄计算;

8、学徒在本企业学习期间,应作本企业工龄计算,临时工、试用人员转为正式职工时,其本企业工龄,应自最后一次进入该企业工作之日算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事业单位工龄计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事业单位工龄计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