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事业单位执行什么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的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下列事业单位除外:按规定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对本制度的适用,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事业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通常是根据其组织形式、业务性质和资金来源而确定的。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会根据财政部颁布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来进行会计核算。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有什么不?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是1997年5月28日财预字[1997]286号发布的,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是2012年2月7日财政部令第68号发布的,1998年1月1日起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制定的。
行政事业单位执行什么会计制度?
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于199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财政部1997年,为了让国内的国有事业单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制定的会计制度,从而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管理,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该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1988年发布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同时废止。
行政单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既有行政经费又有事业经费的单位,应以主要经费来源为依据,并参照自身行政职能,相应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分几类?
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3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按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具体准则包括存货准则、投资准则、固定资产准则、生物资产准则、资产减值准则、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职工薪酬准则、债务重组准则等。
基本会计准则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原则性规定。
会计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应用指南、准则解释三类。
会计准则的制定、发布和实施要通过一定的权威机构,这些权威机构可以是国家的立法或行政部门,也可以是由其授权的会计职业团体。
机关单位执行何种会计制度?
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于199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财政部1997年,为了让国内的国有事业单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制定的会计制度,从而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管理,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该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1988年发布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同时废止。
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的影响有:
1、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对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全面、规范地会计处理,不断提升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2、有助于单位贯彻落实国家各项预算管理要求,规范收支行为,夯实预算管理的基础,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3、有助于单位严格落实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全面、真实反映增量和存量资产的状况,夯实单位资产管理的基础,完善控制国有资产流失的管理制度,提高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
4、有助于单位严格落实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增强公共管理意识,实现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促进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5、有助于科学评价单位耗费公共资源、成本边际等情况,建立并有效实施预算绩效评价制度,提升单位绩效评价的科学性。
6、将显著提升单位财务透明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