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心理学
  3. >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理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训练孩子三方面能力在学校可以得心应手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是什么

从中国 “三岁看大”和西方“五岁定型”等发展心理学理论看,尽管教书育人是学校的职责所在,但家庭教育仍然是学后期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这好比家庭是原材料来源地,学校是材料加工厂一样,好的产品离不开好的原材料,一旦原材料定型是很难修复重塑的。

所以,一个人的成长必须从家庭教育抓起。

首先,建立自信心、自尊心。孩子自信心建立既是是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也是来自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必然结果,娇生惯养的孩子很难有此体验。获得自信心、自尊心途径很多,但抓住两点也足以促成,一是多去户外,多接触大自然,做一些爬山过砍的挑战自然运动去获得;二是通过做家务,自己能办的事自己办,感受会更深刻。训练战胜困难的勇气,既能锻炼身体,也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这对于养成战胜困难的自信,乃至自尊都有好处。对于上学后战胜学习困难也有极大帮助。

第二,培养良好的品质。对于孩子的好品质,主要是对错的基本认知和情绪控制。能和群、能交友、能忍让,是训练的具体内容。家庭可以有针对性的设置游戏或其他活动,制定具体规矩,对错有标准,获胜有奖品,带有小刺激,父母参与,相互监督,既好玩又管用。通过潜移默化,把好品质训练寓于社交规则遵守、战胜困难获取自信之中,体现在交友的乐趣、是非观的建立之中。这对于上学后被同学们接纳很有帮助,为上学后很快适应环境打下基础。

第三,建立学习兴趣。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都爱听故事,对故事有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想方设法自己去学习,认字看故事书;再比如,孩子爱提问题,家长天天给他讲,间断了就不习惯,就会想方设法去看妈妈经常读的《十万个为什么》,由让父母读给他听到让父母教认字,这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不需要父母提高求,简单易行。归纳起来就是“兴趣”往往是通过“渴求”引起“注意”建立起来的,学习是兴趣激发出来的。兴趣学习是学习动力的初级形态,目的学习是学习动力的高级形态,但对于孩子兴趣学习仍然是前提条件,这对于学后期掌握学习方法很有益处。好的学习方法是一个人一生的修炼,小学阶段老师可能是保姆式的教育,到了大学,老师讲完课就完事,完全需要自学。所以,从兴趣学习到学习方法的掌握,再延伸到学习能力的提升,贯穿于整个人生。

综上所诉,从自信心建立到品质的修养再到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说这就是家庭教育的最重要内容,固化了三方面内容就是成功的家庭教育,也是衔接学校教育的最佳状态,孩子在学校定能得心应手。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有明确的职责而没有明确的界线。

学校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辅之德、智、体全面发展。但这种群体教育的环境与家庭个体教育的环境是截然不同。

家庭教育是辅助学校教育为主,着力信心培养,志趣培养和人生的偶像培养,这叫做家庭的三向培养。这种三向培养的教育效果,学校是无法相比的。有很多家长的身传言教,也是学校无法做到的 。

正确的两者之间关系应该是:(这里列举的方法是适合中小学阶段)家庭配合学校督促子女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还要做好以下三点:1及时发现、帮助子女补充学校课堂知识缺陷,让子女长期保持充足的学习信心。2、设法和子女的班科老师做好沟通,力争老师和家长对自已子女的表现都做到了如指掌。3、专师爱生是扫清学生学业道路上的绊脚石,家长必须在子女面前树立榜样,使学生感觉到家长和老师都是自已人生路上拓荒的指路者,使学生自觉形成自已的人生偶像,从而知恩感恩。

学校必须对社会负责,对学生家庭负责,做好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家庭的相互沟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不分主次相辅相成。

教育的目的是成人成才。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家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无法融入家庭的人更加无力融入社会。家庭教育是小学,是基础,是根本。

学校教育是阶梯,是实训,是过渡。

良好的家校配合沟通能够让孩子最终迈向社会成为人才。

家庭教育是本、是根;学校教育是枝、叶、花、果。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虽然如此,但两者是不能相互取代的,学校教育有教书育人的职责,家庭教育可以协助、辅助但不能替代。

现在很多家长都头疼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我也看了一些小学的作业,说实在的,还真没那么容易,成人的思维已经固定化了,真带不动。

还是让家庭和学校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吧!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才是正确的。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既是各自独立、自成体系,有着严格区分的教育,又是彼此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处于孩子培养的基础地位,发挥塑造人格、奠基素质、和促进学习的作用;学校教育则处于孩子培养的关键地位,发挥完善人格与素质、造就成长与成才的作用。

家庭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科学观念、科学方式方法,家长都必须通过学校教育学习而获得;并且家长要经常进行家校交流与沟通,掌握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及时调整家庭教育的方向和措施。离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就无法科学有效的开展,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无法有效的得以解决。

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塑造孩子的品行、习惯、兴趣、与心理,好的家庭教育给学校输送品行兼优的优质学生,坏的家庭教育则给学校输送品行皆差的劣质学生;学校教育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的优劣,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再努力也是枉然。

以上论述属于大而化之,普遍情况;而具体到不同的孩子,家庭教育则复杂多样,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千奇百怪。例如留守儿童压根就是家庭教育缺失,缺乏爱的陪伴教育、是非规则教育、好习惯养成教育、兴趣指导教育、健康心理教育等,致使学校教育收效甚微。再如单亲家庭的丧偶式教育,孩子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很容易初出现性格偏执脆弱、妄自尊大自以为是、缺乏礼貌的交流沟通能力,致使学校教育难以开展教化。这些都是当今学校教育中难以为继的突出问题!

给孩子好的教育,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既是家庭教育的责任,更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和学校的良性互动、密切配合,才能更加有力地促进孩子的健康茁壮成长,才能有力地促使孩子的开心快乐成才,才能有力地促成孩子的未来事业成功!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二者缺一不可,是共同助推孩子成长的两个途径。

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来说是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有其父必有其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强调了环境影响的巨大作用。因此,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比如,家长在平时一定教育孩子过马路一定要按照信号指示过马路。但家长往往言行不一致,在带着孩子过马路时偏偏去闯红灯。孩子往往会说,你让我不闯红灯你为啥红灯亮着你还过马路啊。家长一定要言行一致给孩子做好表率作用。

学校教育是大部分孩子经历时间最长,学习知识最全面,最系统的教育。知识的形成,价值观的建立 ,理想的确立,荣誉感的形成,团队意识的培养等等都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孩子从小学,中学,高中一直到大学,从懵懂天真的儿童成长为有知识有礼貌的天之骄子都是与学校教育息息相关的。

家庭教育缺失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学校教育短板会给孩子留下终生遗憾。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把孩子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招教考试都考什么?

招教考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各地招聘公告要求都不一样。

笔试一般会考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还有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公共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等。

面试一般是结构化面试。

同学您好,庵埠华图教育为您解答以上疑问:

教师招聘考试一般是各市、县等自己组织的,因此考试内容没办法确定,要根据具体公告来说。

但一般教招考核都是包括笔试加面试。

笔试一般常考教育综合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有些地方会加上公共基础知识和教育时政。教育综合知识一般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法律法规等等,常考题型有以下几种:单选、多选、判断、简答、案例分析、写作、论述题等。学科专业知识可以参考高考知识进行备考,各学科笔试题型不一样。

面试主要分为:试讲、说课、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专业技能测试(一般是音体美学科)等等。

若您希望备考教师,建议您根据备考地往年考情考务进行准备,待具体公告发布再调整。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若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关注我,再次向我发起提问。

招教考试科目其实也是分种类的,比如大学辅导员或中职教师,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就不一样,下面就以中小学教师招聘为例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

1.一般来说,招教科目是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新课改等)和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哲学,经济,公文,毛中特,省情概况,时政等)。以上组合简称教基➕公基。

2.如果是省统考(以山东为例)那么就是教育理论知识(70%)➕公共基础知识(30%)如果地市自行组织考试就是教育理论知识( 60% 或70%)➕公共基础知识(40%或30%),这样的组合接近统考题型,公共基础知识(单选,多选题)教育基本理论(单选,多选,案例分析的不定向选择题,判断)

3.有些地市如菏泽,临沂,潍坊等市考教育基本理论(30%)学科专业知识(70%)具体比例要看你所在地市的招聘简章,对你要考的科目有详细说明,尤其侧重比例也对你复习起到指导作用

4.有些地市也只考教育理论,当然这种情况较少。比较常见的组合是教基➕公基,当然也有教基➕学科。有些地市每年招教会有变动,摸不清备考规律,所以还是要研究一下往年招考简章看看是否每年考试形式固定,如果不固定就做两手准备,如果固定就按考试比例有重点地进行复习。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2个科目,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幼儿园),科目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2个科目,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小学),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和普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3个科目:科目一均为《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均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学科。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学科。

每个地区考的都不一样,因为总共有三门科目,除了一门必考的《教育综合知识》之外,可能会在剩下两门《公共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中随机选择。所以还是要及时的关注一下你想报名地区的招教公告。

备考的话,其实重点还是放在教育综合这一门上。这一门考察的都是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层面的理论知识,很多师范生复习起来都挺吃力的。而且这一门特别考验记忆力,知识点记得越多拿分越高,建议题主选择一个能帮助记忆的视频课来帮助自己复习。

考招教当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的。首先你要知道你想要考的地区招教考试考试的内容是什么,毕竟招教考试并不是统一考试的。考试根据地区的不同也是有些不同的。有些地区考的是教基+学科,而有些地区考的是教基+公基等等。

就拿我这边来说吧我这边考的是教基+学科的。学科的难度其实并不是特别大,考的是你报考的学科的知识的运用。只要你报考的学科学的扎实问题都不是很大的。

教基算是招教考试中最难的科目了。教基也就是教综。考试考的范围比较广,涉及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等等,而且这些知识点还比较抽象,并不是特别好理解。一个人复习的话难度算是比较大的了。所以备考招教要提前做好准备。教基跟着网课学习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方法。我当时复习的时候就是跟着网课进行复习的。

我用的网课是边文超级招教课。这个课在帮助记忆这一块是其他课程所无法媲美的。重点的知识点都能够结合一些有趣的小例子进行讲解。而且还会时不时的进行知识点的回顾,加深你对知识点的印象。不过虽然帮助记忆的效果很好,但是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课程是比较精简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知识点并没有讲到的。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也要把教材去认真看上一遍,对这些不太重要的知识点也要有印象的。

知识点掌握住就要开始进行做题了,做题不管做的多与少都要把错题用错题本记下来,然后重新做一遍。做错题也是进行查缺补漏的过程,所以一定要去重视起来。

就是这些了,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你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塑造人的品格和灵魂,还是教文化知识?

首先这个题目就是不对的。塑造人的灵魂和品格和教文化知识,并非是教育本质,而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本质,指的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根本特征。本质是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存在于各种社会活动当中并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教育的本质特性是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普遍性。上层建筑认为说教育本质是观念,形态,文化。生产力说教育本质是生产力,教育能生产劳动力。是教育的教学内容,手段形式受生产力的制约。所以说教育本质它是一个社会问题,而塑造人的灵魂品格,教文化知识,只是教育的目的的其中之一。

教育本身就是教书育人,授人文化知识,注重思想道德的培养,两者缺一不可或缺。按照道理来讲,学校应该以教授文化知识为主,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办学办校的方针,随着时代的变化,全球的融合,各国为了自身的发展,就出现了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人才的无硝烟战争,一些'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为了把人才揽到自已的国家,不惜花血本,从政治上,经济上甚至是肉体上灌输他们理论思想,在他们的歪理学说下,一些人经不住诱惑,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总比中国的亮,这样的孩子一切都是围绕着文化转,对于自身素质,什么品格灵魂统统见鬼去吧,国家在他们身上花了大把的钞票,可是不为国所用,成为了他国的嫁衣裳,有的甚至成为了反对自己祖国的外国人的帮凶。所以我认为,教育应该教孩子学文化学知识,更应该培养他们爱国家,不媚骨更不要缺钙,灵魂深处坏了,他就是天才,也是臭狗屎一堆。

对,首先是塑造人的品格和灵魂,然后才是教文化知识,反正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就象我们幼小的时候学走路,先由父母牵着走,能走了然后再放手。如果教育的本质离开了塑造人的品格和灵魂,那就首先失去了它的教育意义,教出来的学生是没有前进方向的,没有品格和灵魂,也就没有道德,唯利而图,就会给社会添乱,对祖国对人民是没有益的,所以我认为教育以上两者都是本质,不能单独而取。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塑造人的品格和灵魂?还是教文化知识?两者都是啊,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孩子怎么做人!

不同的教育学家对教育的目的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是“教育是为了让知识变得有用(怀特海《教育的目的》)”;有的说“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 自由地发挥个人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理查德·莱文)”。

简而言之教育的目的从个人而言就是利用知识,丰富自己。对社会而言就是对知识的利用,让让社会得以有秩序的发展。

因此,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启迪与修正“受教育人的思想意识”、引导“受教育人”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认知世界!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MT教育碎碎念 ,欢迎关注➕评论!一起探讨教育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塑造人的品格和灵魂,还是教文化知识,我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两者都包含,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最通俗的来讲,是教授知识。从《师说》可以找到问题是答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从目前的大中小学教育来看,教育从某种程度上就是教授知识。这也就是老师讲,然后通过考试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体现。

第二,从教育更深远的意义来讲,是为了塑造人的品格和灵魂。咱们在教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德育的养成。现在,学校都把德育作为地方课程,小学、初中开设道德与法治课,大学开设思政课,都是为了塑造人的品格和灵魂,教育我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综上,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教授文化知识,更深远的意义是塑造人的品格和灵魂,两者兼具。

有远见有情怀的教师都会把品格教育放在首位。遗憾的是大多数家长对老师的期待都是在提高孩子的学科成绩上。也就是说,时下教育在背离本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受教育者一方是最大推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