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心理学
  3. >

教育心理学交互作用,教育心理学交互作用名词解释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心理学交互作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教育心理学交互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认知交互作用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个人的性格特质决定于环境因素的看法不同,班杜拉认为个人在行为上所表现的性格特质,主要是在社会情境中经由自己的认知历程所学习到的。

教育心理学交互作用,教育心理学交互作用名词解释

班杜拉认为个人、行为和环境彼此间相互作用是人格形成的关键。

交互课堂是什么?

交互教学最初是基于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开发的一种阅读理解方法,使用抽象、提问、明晰以及预测等认知策略,让学生和老师从合作与书本阅读中获取知识。

交互教学分类

  从参与交互的对象来分,交互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类:

 1、“人一人”交互。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特别在课堂教学中,参与交互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由于参与交互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因而这类交互具有灵活机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特点,而且由于师生的情感交流,这类交互对教学效果所起的作用,往往是其它类型的交互教学所没有的。在群组学习中,“人一人”交互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当然,师生之间的交互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在作用与效果上有很大的不同。

 2、“人一机”交互。这类交互主要是指学习者和作为媒体的计算机之间的交互。“人一机”交互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也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3、“人一机一人”交互。这种交互多见于远程教育,其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在空间上远离,教学信息都必须通过媒体远距离的舆,这种交互不同于“人一机”交互,由于媒体的居间,师生之间不仅在空间上是远离的,而且在心理上也是拉开距离的。尽管在通信与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现在已经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人一机一人”交互,但实际上人们还没有找到一种最好最合理的方式,有些方式在技术上可行,但从教学角度看未必管用,一切都还探索之中。

从交互发生的时间来分,交互教学可以分为二类:

 1、实时交互。交互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发生,与教学同步;

 2、非实时交互。交互滞后于教学过程,与教学不同步。

交互决定论讲解?

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reciprocal determinism)是建立在吸收了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有关部分的优点并批判地指出它们各自不足的基础上,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班杜拉指出:“行为、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实际上是作为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决定因素产生作用的”。班杜拉把交互(reciproca1)这一概念定义为“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把决定论(determinism )定义为“事物影响的产物。

交互决定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和环境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和塑造。人们的行为不仅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同时,人的行为也能够改变环境,产生反馈和影响。

因此,交互决定论强调了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传统心理学的内因论观点有所区别。

儿童友谊发展阶段谁提出的?

教育心理学中,儿童友谊发展阶段是由塞尔曼提出的。他认为儿童友谊发展分五阶段:

第一阶段(3-7岁)尚未形成友谊的概念,儿童之间的关系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

第二阶段(4-9岁)单向的帮助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如果顺从自己的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阶段,儿童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儿童认为朋友之间可以相互分享,朋友之间保持信任和忠诚,甘苦与共。

第五阶段(12岁以后)自主的相互依赖的友谊阶段。以双方互相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力量,互相获得自我的身份为特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育心理学交互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育心理学交互作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