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心理学
  3. >

教育心理学惩罚概念,教育心理学惩罚概念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心理学惩罚概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教育心理学惩罚概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界定教育中的“惩戒”和“体罚”?

在以前,"惩戒"和"体罚"是有区别和联系的。

教育心理学惩罚概念,教育心理学惩罚概念是什么

体罚属于惩戒的一种"最高"方式,以"痛"和"累"为惩戒方式;除体罚外的惩戒,可以包括做义务劳动、写检讨书、道歉、罚抄、严厉批评等等。


现在对"体罚"规定得越来越细,就连过分"严厉批评"也都属于精神体罚,所以"惩戒"和"体罚"的区别就模糊了。

传统教育,戒尺高高在上,有一种无形的震慑力;随着社会日益发展,以西方为标准,对人的尊重日益被重视。但"专家们"又操之过急,把个案无限放大,扩大成普遍教师的标准,其实并不符合国情。

若是学校缺乏惩戒教育,"一颗老鼠屎",必然会"搞乱一锅汤"。

如今有家长义正辞严地批评老师惩罚,但若是没有对极个别学生的惩罚,你的孩子怎能安心读书考大学?别到时候又批评老师"不作为"害了你的孩子!

谢谢邀请。

体罚与惩戒的区别界定严谨但却在学校老师之间"含糊不清",以"罚"代"惩"或者"惩罚混搭"。往往是家校盲点的"争辩",师生妄自菲薄的"乱象"。

我们可以简介整理一下"体罚"与"惩戒"的定义。"体罚"一般是用罚站,罚跪,罚跑步,打手心等方式来处罚孩子的错误方法。"惩戒"则是通过"处罚"来警戒。一般是使犯错误或犯罪的人受到政治或经济上的损失而有所警戒。所以,体罚与惩戒的区别有着严格遵守的"警示牌"与"界线碑"。也极其密切相当又有不能相提并论的"规范性区别"。

惩戒就是惩罚,而体罚是达到惩戒目的的一种。

例如在学校教育当中,体罚学生是未成年保护法禁止的,但是学生不听话了,老师是可以进行惩罚,来达到制止学生错误行为发展的。

首先,这些界定应该由专家写论文,司法界发文认可,才算真正的认定。

就个人观点而言,我认为惩戒是必须的。本人从教三十九年,从未间断打学生手心,还有很使劲地打男生屁股。从未有家长当面提过意见,更别说向上级反映。

对顽皮的、捣蛋的学生实施惩戒,是对大多数学生的负责,是对教育们负责!

老师是有文化有品德的长辈。对学生的惩戒必须有理有据,不能随心所欲;必须有尺度有底线,不能肆无忌惮。

对学生的惩戒目的是促其进步,而不是打压。恨学生只能是恨铁不成钢,是想要把他铸炼成材。

因此本人认为:在良心与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是惩戒,超出尺度算体罚!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这个难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相关法令政策没有给出明确界线;二是教育专家学者也没有人正式表态;三是此问题在世人、网上已热议大半年,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四是个别“老鼠屎”教师任意挥霍“惩戒”,使体罚和惩戒的临界更加难于区分。

我在今年2月6日为回答一个类似问题,专门查询过相关权威解释,对体罚的释意如是说:体罚,是成年人对小孩身体使用的惩罚,其严厉性从打手心到打屁股不等。它的第二义项是对罪犯施行鞭笞等肉体伤害,显然不在我们所谈范围。

作为老师,教育学生用体罚还是惩戒手段的区别到底在哪儿呢?其实我认为,惩戒和惩罚不是同义词,就是近义词,戒中含罚,罚中显戒,只不过惩戒柔和一点,听起来顺耳一点。即然体罚也是惩罚,那么体罚和惩戒就有叠合部分。区别在于:体罚是用蛮力对学生某一身体部位施痛,让学生身心伤得痛,记得牢,“痛改前非”;惩戒避开身体伤害,通过一些其它教育手段在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发生裂变,达到教育目的。现在有一个交接点:适度罚站,到底是体罚?还是惩戒?我说是惩戒,可偏有人说是体罚,这个问题都达不成一致,我们去谈体罚和惩戒的区别在哪,就会失去很多意义。

补充一下我认为的惩戒教育的主要方法:罚站、限制某些权宜、打扫卫生、写思想认识、抄写班规校纪、在家中敬孝老人、做家务劳动的家长签字等。

这个问题专家肯定也不会,不然的话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在争论呢,至今都没有标准!当然了专家也不敢回答,如果他说老师的哪些教育方式属于惩戒,结果孩子受到了此种惩戒,家长不满意就去闹去告,结果学校和教育局为了息事宁人定性教师为体罚学生~于是乎处理了老师!!!~~~你说这打不打脸专家呀~~~专家的脸往哪放呀!!!这说明惩戒与体罚并没有界限,教育学生没事就叫惩戒,有事就叫体罚!他们通过一定的条件(家长一闹二告,学校和教育局随意定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你们觉得呢???

什么是体罚,什么是变相体罚?老师能不能惩罚学生?

体罚是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通常有用教棒打学生的手或屁股,用手直接打学生或用脚踢学生,用书本或三角板、圆规等抽打学生。由于学校大会小会都讲严禁体罚学生,且是红线,现在几乎没有老师体罚学生了。

变相体罚,以前指的是,让学生站着上课,罚抄作业,到操场上指定跑多少圈,以及让学生去体力劳动等。不动手辱骂学生叫心罚。

去年,“教育惩戒权”意见征求稿中,已有“让学生站不超过一节课的时间”,“面壁反思”,“带离教室进行隔离”,“进行适当的体力劳动”,以及“家长陪读”,“劝其转学”等内容。由于教育惩戒权还没有正式实施,所以,现在教师只能使命学校允许的教育方式。据我所知,依法从教是绝大多数教师都有的意识。

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

巜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巜教师法》都明确要求教师对学生不能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但是两法中都未对体罚和变相体罚作出法律界定。

那么该如何解释体罚和变相体罚呢?

一,体罚。

巜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析解释体罚的:用罚站、罚跪、打手心、打板子等方式来处罚儿童的错误教育方法。

这也就是说,体罚是用暴力的手段对学生的身体进行伤害。

通俗说,就是打学生。

二,变相体罚。

顾名思义,变相体罚就是换了一种方式体罚学生。也就是说不用打的方式,而用与打差不多的让学生难受的方试。

这种方式最常见的形式是:罚抄课文或作业、罚钱、罚做值日、罚站或逐出教室、辱骂学生或讽刺挖苦学生等。

因为巜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巜教师法》规定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所以,教师是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

至于惩罚,是另一个概念,《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中没有提及,所以,从概念上说,我认为教师是能够惩罚学生的。

但是,什么样的行为是惩罚呢?

我们看到,变相体罚已经把能起到处罚效果的行为都包含了。

所以,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已经没有什么方式可以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惩处了。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使得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左右为难。

对犯错误的学生给予惩处吧,家长就要找教师的麻烦,到学校里讨说法,一度形成了“校闹”的风气。面对家长的行为,教育行正部门和学校就要处分教师。一旦有一例发生,所有的教师在面对教育学生时就襟若寒蝉。使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没有一点权威可言。

对犯错误的学生听之任之吧,全社会都要口诛笔伐,说现在的教师只知教书不知育人。

这种情形,大家有目共睹。新冠状肺炎病毒出现之前的网络上,随处可见讨伐教师的文章。

为此,为了解决教师育人的困境,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提出要给予教师惩戒权。

但是,到目前,教育部的具体政第还未出台。

很多人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说到学校教育,总是感慨地说:我们上学时在路上看到老师都是害怕的。因为那个年代的老师是有惩戒权的。不管老师,还是学生和家长,似乎是约定俗成的。但是,现在,时移世易,老师、学生、家长又约定俗成了另一个概念:老师是不允许惩戒学生的。

相信,过不了多久,教育部的惩戒学生的政策将会出台。

一旦政策落地,教师在教育学生上就能有规可依,就能让学校教育变成教书和育人两条腿走路。

总之,教师的职责历来是既教书又育人,不能因为惩罚学生的原故而变成瘸子教育。

〖原创文章,引用需说明〗

《教师法》明确规定,老师不得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老师也不能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老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由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如果涉及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什么是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如果学生调皮捣蛋,老师是否可以罚学生抄作业、扫教室和罚站呢?

Lance认为,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已经伤害到了学生的身体或者心理健康,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对于违反班规校规的学生的处理,老师可以惩戒学生,但惩戒不等于体罚或者变相体罚。那么惩戒和体罚行为的区别在哪里呢?惩戒是惩罚学生,达到引以为戒的目的,不会伤害到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老师要把握惩戒学生的“度”,不要把惩戒学生变成体罚学生,这个“度”就是不要伤害到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举例说明,张三在课堂上摆龙门阵,影响了老师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经批评教育后,张三并没有多大改变,那么老师可以对张三行使惩戒权。比如老师可以罚学生扫地或者跑步,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错误,达到引以为戒的效果。

但老师罚学生扫地或者跑步就有讲究了,不要超过必要的度,否则就变成了变相体罚学生行为。老师罚调皮学生围绕操场跑步5圈,这是属于惩戒的范畴,如果老师罚学生跑步50圈,那么老师的行为已经伤害到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属于变相体罚学生。

学生犯错误后,有的老师喜欢罚学生抄作业,如果罚学生抄几遍作业,对学生的影响不是很大,学生和家长都能够接受。假如罚学生抄作业1000遍,那么这已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伤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老师不是惩戒学生,而是变相体罚学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育心理学惩罚概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育心理学惩罚概念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