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心理学
  3. >

攻击行为的含义教育心理学,攻击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攻击行为的含义教育心理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攻击行为的含义教育心理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是谁提出的?

“亲社会行为”这一词,最早是在1972年,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森伯格提出的。

攻击行为的含义教育心理学,攻击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资源给行为受体带来利益的行为。其特征表现为高社会称许性、社会互动性、自利性、利他性和互惠性。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攻击行为指任何有意的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攻击行为可发生于普通人,亦是品行障碍、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多种精神障碍的症状表现之一。

攻击行为的发生于社会心理因素、个性因素、精神障碍、生理性因素可能相关。本病表现为有明显伤害他人身体或心理为目的行为,如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不仅包括伤害身体,还包括伤害他人心理或言语攻击等方面。

幼儿社会学名词解释敌意性攻击?

儿童的攻击性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心理学中把攻击性定义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语言伤害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表现,它一般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从攻击性行为的意向性可以分为两类:工具性的攻击和敌意的攻击

工具性的攻击是为达到一定的非攻击性目的而伤害他人的行为。儿童常采用踢打对方的方式,争端的起因多为争夺玩具和其他物品,他们的攻击性常表现为工具性攻击。

敌意攻击是有意伤害别人的行为,如以言语、身体或工具直接或间接地向他人施以攻击,取得心理快乐、精神愉悦的攻击性行为。比如一部分学生抓住他人生理上的缺陷,施以攻击。在路上碰见瘸子,便模仿其姿势,取笑“铁拐李来了。”看见同学戴眼睛,就称为“四只眼”等。虽然这些行为没有导致他人严重伤害,但却给他人增加了心理痛苦,如不加以控制,任其发展,也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从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来看,后者比前者要严重得多,它更需要我们的关注。

暴力和暴力伤害的区别?

"暴力"和"暴力伤害"这两个词汇在语义上有所区别,它们在不同的语境和法律体系中有着不同的定义和含义。

1. 暴力:

暴力通常指的是使用强制力量或威胁手段来对待他人或物,这种行为可能造成身体伤害、心理伤害或者财产损失。暴力本身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可以包括身体上的攻击、精神上的虐待、言语上的威胁等多种形式。在广义上,暴力也可以指任何违反他人意愿、使用强制手段的行为。

2. 暴力伤害:

暴力伤害通常是指在暴力的过程中对他人身体健康造成的实际损害。这种伤害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是长期的,甚至可能是致命的。在法律上,暴力伤害往往指的是那些导致人身伤害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构成了犯罪,如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

总的来说,暴力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了暴力伤害,但也可能涵盖其他形式的不当行为。而暴力伤害则特指暴力行为中对他人身体造成的实际损害。在法律层面,对于暴力和暴力伤害的界定和处理有着严格的规定,以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社会秩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攻击行为的含义教育心理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攻击行为的含义教育心理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