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心理学
  3. >

教育心理学外在强化,教育心理学外在强化理论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心理学外在强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教育心理学外在强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的行为是由奖励或强化控制的,这一主张来自哪种心理学理论?

这一主张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教育心理学外在强化,教育心理学外在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创始人约翰·华生有句名言表明了这个流派的基本主张“环境决定论”:

他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形体良好,并让他们在我自己独特的世界里成长,我担保,随便从中挑选一个,就可以把他训练成我可能选择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场巨贾、甚至是乞丐和大盗,而不管他的天赋、倾向能力、职业和他祖辈的种族是什么?”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控制行为,控制行为的原理是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条件反射,包括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而形成条件反射的手段就是强化和惩罚。

强化的目的是增加期望行为的发生频率,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通过施加某些喜欢的刺激来增加期望行为的发生,奖励是正强化的主要手段。负强化则是撤销某些厌恶的刺激来增加期望行为的发生。

惩罚的目的是减少非期望行为的发生频率,可以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通过施加某些厌恶的刺激来减少非期望行为发生,比如通过罚站来减少上课乱说话的行为;负惩罚是撤销某些喜欢的刺激来来减少非期望行为的发生,比如取消上他看电视的时间来减少他不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

然而这种环境决定论过于理想化,只看到奖励和惩罚对行为的作用却忽视这中手段对心理的影响,比如逆反和个体差异,对有些人是惩罚的刺激对另外一些人可能是奖励。所以强化和惩罚也要因人而异。

十一。

这一说法是源自行为主义的金纳的强化理论。

斯金纳有一个经典的实验,他把一只小白鼠关在笼子里面,笼子里面有开关,只要触动它就有食物吃,一开始,小白鼠触碰到开关知识随机的,但随着每次碰到固定的位置就有食物掉下来,很快小白鼠就学会了触动开关的行为。

斯金纳在这个实验中,意识到在行为之后出现的强化的重要作用,认为是强化塑造了固定的行为。

这个理论在我们生活中其实很常见,比如小朋友按时完成作业,我们就奖励他看电视。这就是通过看电视的奖励来强化他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

与强化相对的就是惩罚,就是通过行为之后伴随而来的惩罚来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比如撒谎被发现后被骂,犯了罪后接受法律的惩罚等等。

虽然行为主义被人诟病,过分关注外在行为,而忽略了个体本身的自主性,但不可否认,行为主义在解释一些行为上的确有着真知烁见的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的这一学派的学者也把认知纳入到其中,发展出了认知行为主义,这又是一段后话了。

有人说,校外培训机构的提分强化训练,是造成部分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的根源。你怎么看?

首先说校外培训机构的提分强化训练加重部分学生的负担只是多种原因的表象,造成当前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具体如下:

一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单一的评价方式 。 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考试分数成为了评价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各类招生考试和选拔人才的基本依据。为了使学生考出好成绩,教师只好让学生们奋斗于题海之中;家长给孩子买许多的辅导材料,并不惜重金让孩子上各类辅导班。

二是传统思想的消极因素影响。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观念以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奉为经典的警句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也成了老师及家长要求学生不断的题海、不断的刷题的最有力的“理论依据”。

三是学校教育方式的落后。我国很多学校的教师,甚至包括所谓的“名校”老师教学方式仍然基本上是“满堂灌”,缺乏灵活的教学方法;家庭作业基本上都是不断重复的书面作业。这样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影响 。由于学历、能力等原因,一些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深不透,难以做到精讲精练。还有一些从教多年的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感,比较懒散,上课的质量不高。课上效率低下,但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就把大量的书面家庭作业留给了学生,这也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五是社会竞争压力增加。很多用人单位在聘用人才的标准上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片面追求高学历的影响下,一些完全能胜任相应工作但学历低的就难以就业。巨大的社会压力压在学校和家长的身上,进一步施加给了学生。为了能从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更具竞争优势,学生得尽可能压缩休闲娱乐的时间,以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六是家长期望过高。生存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使得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并形成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并将压力转嫁给孩子。家长也不管对错、有用无用,只好随大流,给孩子报好多补习班,希望提高孩子的成绩,甚至只图一个心安。正是由于家长这种心理,使得各种辅导机构抓住“市场需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来自家庭的间接课业负担大大加重。

从以上原因分析来看,似乎一切都主要因为“应试教育”及单一的评价方式,造成部分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的根源也是它。于是有一部分人把一切“罪状”都安在“应试教育”的头上,大呼要取消“应试教育”搞“素质教育”。是不是取消“应试教育”搞“素质教育”后,学生的负担就一定减轻了呢?我认为不一定,理由如下:一是不少国家也搞“应试教育”,但负担远不如我国学生重。二是现实中确实有很多课外“特长”、兴趣的培训与“应试教育”没有直接关系。三是搞“素质教育”后怎么选拔人才?只要存在选拔,不管评价方式有多少种,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学习、有培训,如果其它方面不改变,到时校外培训辅导机构可能更多。


由此可见,要减轻学生的负担不能武断的认为其根源是“应试教育”或“校外培训机构的提分强化训练”等,只要想法取消它就万事大吉了。而要“多管齐下”才能有所好转。比如:改变传统落后的教育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和价值观;立足素质教育,树立多重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鼓励自主创业,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上课效率等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育心理学外在强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育心理学外在强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