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心理学
  3. >

教育心理学感想,教育心理学感想2000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心理学感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教育心理学感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学生不怕老师怎么办?

我上班的第一年也是这样过来的。我在一个农村中学上班,第一年的时候,自己觉得自己已经用了最严厉的语气去呵斥学生,可是他们并不怕我。甚至在最后一排打扑克,吃泡泡糖,这次发现了,没收扑克,勒令吐掉泡泡糖,下次学生们还有别的鬼把戏。

教育心理学感想,教育心理学感想2000字

学校里有老师温和的提醒我,要厉害一点学学生才怕你。也有老师背后里说我根本不行,连学生都管不住。我也躲在被窝里哭过,也想过不干老师了,不过现在慢慢好起来了。

我有几点小小的建议。是我这段时间以来的感悟。分享给你。

1.和学生死磕。我自己认为这一点最重要

我教的是初中,不太了解小学,所以你视情况而定哈。我说的死磕就是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并且公平对待。要求今天背完的内容,今天必须背完,背不完的必须留堂。学生不背完,我就不走,我不走,学生也别想走,今天就得背完。家长来接就让家长等着。只需要一两次,学生们口口相传,慢慢的就不会轻视你布置的作业,也不会再轻视你。

2.单独谈话。

之前在班里批评学生,发现学生一副满不在乎,嬉皮笑脸。或者明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也不会认错。后来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单独批评,很快就态度诚恳的认错,并表示以后不再犯了。我后来悟出来,在班里,全班同学看着,认怂很掉面子,所以之后我都单独批评,即照顾面子,也更有威慑力,同时也是个缓冲。下回再犯,就在课堂上狠狠批评,并说“上次在办公室说的都忘了吗?非要在课堂上大家面前批评你吗?”学生也会心服口服,不认为你折辱了他的面子。

作者:陈棉

孩子叛逆期,带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能管用吗?

孩子被家长认定叛逆,的确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但首先应该去看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一般家长所谓的叛逆并不是单方面的叛逆或者不听话,而是孩子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是遭到家长的误解不认同,被家长认定为就是叛逆。这种所谓的叛逆是完全站在家长的角度而言,孩子的行为是无所谓合理与否的。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和父母分离的过程,他必然会逐渐地走向独立,而这种独立就是从个人独立的想法、自己的决定来开始的。

不过人都有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家长从孩子初生,已经逐步养成了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已经习惯于孩子事事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不可否认父母做出的要求主观上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是否真正利于孩子的成长很难说),忽然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对父母的要求要求有了不同意见,甚至表示出明显的反对意见,孩子自己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反而是父母反应比较强烈,主观地认定了孩子的叛逆。

所以家长认定孩子叛逆,有问题,家长感到了煎熬,的确是需要看心理医生,调整家长自己的心理是第一要务,家长一改变,孩子自然改变。

首先我觉得家长应该搞清楚叛逆和有心理问题,完全是两个概念,如果说因为孩子叛逆就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这就好比您的孩子说肚子饿你却让他去洗个澡一样。

当然孩子叛逆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孩子叛逆的时期也不一样,在不同的时期,孩子叛逆的行为就更不一样了。

比如在婴幼儿时期,大约在孩子三到五岁的时候会出现第一个叛逆期。这个时候的孩子你让他说做东他偏要往西,如果父母能够顺着孩子的意思去做,并及时地加以引导,孩子很快就能意识到这样的叛逆行为并不正确,也就乐于改善改善自己的错了。

又比如在进入到八到九岁的时候,孩子大概进入第二个叛逆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想听父母的唠叨,学习的压力更让他们显得烦躁不堪,有的孩子就会出现一些厌学等情绪。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能够多多陪伴自己的孩子,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理解他们学业上的压力,倾听他们的问题,孩子可能会很顺利地度过这个时期。

然后就到了我们常说的青春期。青春期应该是叛逆期当中,表现最强烈的一个时期,孩子显得相当的不听话,什么都跟父母对着干,并且孩子不能碰,不能说,不能骂,不能打,在这个时期,想要引导好孩子,必须在青春期之前,就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和谐的家庭氛围,否则之前所有的问题在这个时期会演变的极为剧烈。有的家长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显得焦头烂额,就是因为在婴儿时期和儿童时期的陪伴不够,亲子关系不好,简单粗暴。那么到了青春期,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的问题比较令人头疼,如果此时的青春问题,叠合了较强的心理问题,那么确实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但如果只是简单的青春期的叛逆,更多的还是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陪伴,和亲子关系的重建。

谢谢邀请!

作为父母我们要正确的看待孩子的叛逆行为,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渡过三个“叛逆”阶段,只是表现叛逆程度的高低不同而已。

第一个阶段:2-3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刚刚萌发,物权意识逐步增强,对物品的归属意识定义不是很清晰,凡是他能拿到的就认定是自己的,很多父母错误的理解为孩子自私,不听话,不愿分享。

第二个阶段:7-10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独立完成一些事情的能力,他们非常希望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得认可。在处理事情上,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解决,而不愿意被大人所掌控,很容易被父母误解为对着干。

第三个阶段:12-18岁,这个阶段就是孩子的青春期,他们的身体在这个阶段逐渐发育成熟,但是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受家庭教育,校园教育以及社会和网络的影响特别大,他们渴望独立、自主,不希望父母的干涉,是非观念不强,容易盲目的模仿一些不良习性,如早恋、抽烟、喝酒、打架、斗殴、迷恋网络等。

然后我们要学会如何正确的对待孩子的这些叛逆行为

1、孩子在第一阶段的时候,父母最重要的是耐心,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表达能力一般,父母需要耐心的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和行动目的,尊重孩子的想法,尝试同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方法,正确的引导孩子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2、处于第二个阶段的父母要学会适当的放手,拓宽与孩子沟通的渠道,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的下,让孩子充分的做主,同时要给予孩子解决问题、处理事情的建议,不论成败,要培养孩子分析总结经验的习惯。当孩子面对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多鼓励孩子,做孩子的坚强后盾。

3、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阶段,父母要充分利用前期打下的基础,要善于沟通、及时沟通。把孩子当朋友相处,分享他们的喜悦,分担他们的忧愁,解答他们的疑惑。给与他们尝试的权利,创造展示自我的条件,允许他们有条件的失败,对于他们取得的成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困难,承担责任,阳光自信!

其实孩子的叛逆并不可怕,父母只需多一点耐心和一颗强大的包容心,你就可以成为孩子最棒的心理医生!

人的大脑有两个特殊的部位一个叫杏仁核,一个叫前额皮层。杏仁核是主管情绪的,前额皮层是主管理性的。杏仁核开始发育成熟的时间大概是十多岁的时候,而前额皮层发育成熟的时间是二十岁左右。所以,在十多岁(青春期)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情绪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情绪起伏不定而自控力不足,这就表现为经常闹情绪,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这个时候很容易就会被老师或父母贴上“叛逆期”的标签。我们看得到孩子身高体重在改变,但是我们看不到孩子大脑里在发生着什么,这就让很多人无法理解本来在小学阶段还天真活泼的孩子怎么突然整天变得这么爱发脾气顶撞家长了?于是觉得这是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

如果你明白了这一点,那么你可能会更愿意包容接纳孩子的“叛逆”,因为这是人发育成熟的一个自然过程,出于真情实意地关心自己的孩子,静观其变,陪TA一起面对成长的难题,而非站在TA的对立面,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叛逆”的罪名“宣判”TA需要被治疗被处理。

你会想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孩子没有做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我希望你把这个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让孩子决定是去还是不去。因为心理咨询有一个基本原则,接受心理咨询必须是自主自愿的,被强迫接受心理帮助的受访者心理咨询的效果大都差强人意,甚至有负面影响。

还有,在一个家庭系统里面,孩子出问题,常常是父母先出了问题,如果你解决问题的意愿比孩子更加强烈,那么我建议是作为父母的你先接受心理咨询。父母改变,孩子改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育心理学感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育心理学感想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