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心理学
  3. >

古代教育心理学的文章,古代教育心理学的文章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教育心理学的文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代教育心理学的文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哪些中国古人教育子女的故事?

古人教育子女的经典故事,大多因时过境迁,不可复制,只能从理论上给我们启迪和帮助。但事情总有例外,我们今天就说一则古人教育子女的经典故事,供大家参考。

古代教育心理学的文章,古代教育心理学的文章有哪些

明朝有一位叫郑淑云的母亲,在她儿子的人生中遇到烦恼时 ,她给儿子回了一封家书。

“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平原君赵胜)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

大意是说,人的一生时常会遭遇三种困境。孩子,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第一种,拥有卓越的才华,却遇不到好的平台和机遇;

第二种,以一颗诚挚宽厚的心待人,却没有交到值得交的好朋友;

第三种,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常反省,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活。

即使人生的际遇如此,也未尝没有好处,你要多读书自励,不要放纵自己。

今天读来,仍然能够感受到一个伟大母亲的真知灼见 ,拍案叫好!

中国古人教育子女的故事很多,最有名气的是孟母三择邻,这个故事影响深远,连外国人都喜欢这个故事,我更喜欢。孟母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儿子不惜劳苦,曾三次选择有利于儿子成长的环境,最终使她的儿子成为名副其实,千古流芳的人才,孟母三择邻的故事也因此而出名。这个故事使人们得知环境也是会改变人的,所以后人引经据典,在国家教育学上也列入教育方法的其中之一。

从前,有一个农民生了三个儿子。他为了儿子可没少吃苦受累,好不容易把儿子都拉扯大了。

俗话说“儿大不由爷”,儿子长大了,翅膀就硬了,三个儿子很不听话。

好在老头都给他们娶了媳妇,就分家另过了。

老大懒。春天下过透雨之后,别人家的地都种上了,可他家还没有动静。一打听,居然说家里没有牛。牛分跟老二家了。

老二馋。地里收的庄稼他总是想办法换好吃的。一来二去,家里种地几乎都没有了种子。

老三滑。在一起过的时候,一家人一块下地,他一会儿去喝水,一会儿去茅房,反正耍滑头,能少干一点是一点。

按说哥几个都分家另过了,老农民应该撒手不管了。可是,看着这哥仨,他心里真着急。怎么办呢?

这天,老头把几个儿子找到一起,拿出一把筷子。让三个儿子用力掰断。

三个儿子分别用力气可怎么也弄不断。

老头一见笑了,他拿起一根筷子 ,很轻松的就弄断了。

他语重心长的说,看到了吧?这就是筷子的优缺点。一根筷子很容易断,可一把筷子就不容易弄断了。你们三个兄弟,各有个的缺点,和优点,就和这筷子一样。

如果你们团结起来,互相扶持,互相监督,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

哥仨一听,似有所悟。

第二天傍晚,老头再去老大家地里,发现地已经种上了。据说是借老二家牛种的。

还有老二老三家都种好了地。老大借给了老二种地的种子。

老三家种地的时候很热闹,哥仨人一起,老大老二监督着,地都种上了。老头笑了。

从此,哥仨听了老父亲的话,互相扶持,互相帮助,都过上了好日子。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说三个小故事吧,

1:孟母三迁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了,现实生活中,确很少有这样的母亲,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孟母三迁

2:曾国藩家书大家都听过吧,其实曾国藩教育后代,也很有方法,位列“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不仅一生重视家庭教育,更极擅于智慧地开展这一教育。钱穆对他的评价是“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教育家”,《曾国藩家训》也被誉为“千古家训之首”。本书从“一省、二静、三勤、四和、五诚、六学、七明、八挺、九趣、十恒”十个角度,深入浅出地解析曾国藩的教子法。

3:诸葛亮戒子训: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想学习古人的教育方法,可以多读一些国学,历史类的书籍,或者是名人传记,了解他们的思想。

欢迎大家点赞或者留言,感谢大家关注我!

岳飞,宋相州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宋元帅宗泽病重,以印信交岳飞代管,吐血而死。杜充奉旨代印,抗金不利,岳飞心情郁闷,私自回家探母。岳母促其回营抗敌,并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使其永以报国为志,终身报效祖国。


在我国古代,哪些教育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在我国古代,哪些教育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教育是一项古老而神圣的事业。我国古代教育博大精深,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生命力。

在我国古代,涌现出大量的著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先秦诸子百家各具特色的思想,它奠定了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汉以后,儒家的教育思想独占鳌头,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正统和核心。

那么,古代的教育思想中有哪些教育方式是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的呢?下面,仅以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秉承“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孔子以前,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也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够当官。而到了孔子时代,他将教育普及到平民,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新的教育思想。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加快推进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并实现了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对象涉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阶层。“有教无类”的全民化教育思想,转变高等教育观念,使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发展是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秉承启发式的教学手段。

  

古代教育家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注意培养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注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孟子也很重视启发式教育,他有一句名言:“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自我发展的探索者、建设者和参与者。我们借鉴古人启发诱导教学原则的出发点,就是要处理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调动学生积极性之间的矛盾。以多方面引导、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好学、乐学。既能使学生主动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又能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最后,秉承“中庸”和谐的教育方法。

  

《中庸》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它所极力推崇的“中和”思想是儒家和谐教育理念的方法论,而其“天人合一”的人性化思想体现了和谐教育的终极追求。其核心是本体与外界的和谐共存,也就是要爱天爱地爱人。这也就形成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和谐。

  

现代教育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核心,而且更注重教育的人文性与可持续发展。所以通过传承民族文化精华,注入和谐教育因素,对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古代教育方式中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比如历代教育家在人才培养中都突出德育等。教育是一个不断向前的过程,要适应现代人的发展,教育的方法也永远都在更新与变革之中。中国的教育实践已有丰富的经验。

我们今天追求理想的教育,提倡人本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些差不多都可以从远至先秦的诸子百家中找到理论与实践的雏形。而这些历经久远至今仍熠熠生辉的思想,仍在给当代的教育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诸多深刻的重要的启示。

感谢阅读!我是“当文化插上翅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教育心理学的文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教育心理学的文章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