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现状
  3. >

中国教育与人的现状,中国教育与人的现状的关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教育与人的现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教育与人的现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受教育水平的变化趋势?

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10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中国教育与人的现状,中国教育与人的现状的关系

从年龄构成上看,近10年,我国少儿人口数量增加,比重回升。宁吉喆介绍,0—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此外,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宁吉喆表示,要辩证看待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他认为,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红利新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同时,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需要加快。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双双上升,既反映了调整生育政策的积极成效,又凸显了“一老一小”问题的重要性,需要优化生育政策,完善养育等人口服务体系。人口老龄化既带来了挑战,也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扩大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

“老年人口质量不断提高。在60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2085万人。”宁吉喆补充说。

据统计,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普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人口中拥有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300万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8716万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4965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

中国教育的真实目的?

在中国父母眼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上大学,他们没有把教育看成是一件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的事儿,光以为把孩子送进了名牌大学父母就大功告成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多不能被量化的方面被忽视了。比如,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自信心、冒险精神、不畏失败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享受生活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她和同学相比之后感觉自己所缺乏的。

因为父母在 她很小的时候就看重她的学习成绩,所以,她也把取得好成绩看得极重,不想看到父母失望不满的眼神。每次考试她都特别紧张,特别怕出错,这种情形后来就发展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做事求完美而缺乏冒险精神,没有安全感,就怕把事情搞砸了。

她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刚毕业的时候,她曾到谷歌公司应聘,当时它成立时间不长,急需人才,公司创始人之一面试她,还和她一起吃了午饭,特别希望她能留下来。虽然她敏锐地感觉到了搜索领域的前景,但是求稳的心态让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另外一家已闯出名牌的大公司。她的同在硅谷工作的美国同学当时极力劝她选择谷歌,说如果以后这家公司不行了就再找工作好了,实在不行她那么会读书还可以回学校读个硕士,有什么好怕的?可她就是没敢冒这个险。现在谷歌的成就有目共睹,如果她当初选择留下来,公司上市以后她已变成了千万富翁。

她说实际上他们家现在的收入在工薪阶层里也算挺高的,但是她有了钱自己也不会花,搞点娱乐活动心里隐隐地就会有罪恶感,觉得只有工作才是正经事,其他的都是浪费时间。这就是小时候形成的只有学习才是正经事的观念的后遗症。她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作为一个人,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单薄了、太谨小慎微了、太没有色彩了,她绝对不要自己的孩子再像自己一样。重要的是孩子要快乐、身心健康,对自己有自信、对生活有热情,将来他们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教育与人的现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教育与人的现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